🌑

:)

关于导体的面电荷密度和表面曲率的关系的思考

学习完导体的面电荷密度和表面曲率的关系之后,我一直在思考一个性命攸关的问题。

这个关系简单讲就是说,尖锐的地方电荷密集,平坦的地方电荷密度小一点,凹陷的地方电荷密度最小。

也就是说,打雷下雨的时候尖锐的地方最容易被闪电劈中,凹陷的地方最安全。

明白了这个道理我突然感到一丝危险:我想起来我的雨伞撑开来好像是一个凸面,长柄伞顶上好像是一根很尖的东西,这样看来打雷下雨的时候岂不是危险了?我还能撑伞吗?

不过顿时我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:我们可以把伞的边缘翻上去,这样就是一个凹面了!虽然会越撑越重,挡雨的效果也不是很好,但是为了安全一点点牺牲不算什么。

突然我又发现了问题:这样一翻,当中是凹下去了,边缘就变成了一圈尖锐导体。这样的话岂不是要被闪电包围?貌似更加危险了。
所以为了没有尖锐的地方,我们需要一个平坦的东西来挡雨。想了一下,平底锅、乒乓球拍、荷叶、历史书都是不错的工具,完美解决了雷雨天出门在外的安全问题。

但是我突然又想到,我们旁边这么多高楼大厦,为什么不躲进去呢?就算不躲进去,高楼大厦的避雷针也比我们尖锐多了。为什么我要担心这个问题呢?真是杞人忧天啊。

但是转念一想,想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用处。城市里是高楼林立,但是万一在青藏高原或者是内蒙古大草原碰上雷雨天怎么办呢?四周空旷平坦一望无际,撑一把尖的伞不就完了吗,所以还是要有备无患啊。

但是猛然间又发现一个问题:在空旷的大草原上,不管我举什么东西,相对于整片平坦的陆地我还是最尖的那个。那我就成为了避雷针,此命短矣啊。

然而为了保命还是有一个解决的办法:我们可以趴下来匍匐前进。虽然不是很卫生,速度也不是很快,但是为了安全一点点牺牲也是可以的。而且还可以把雨伞插在地上,这样牺牲了雨伞,但是保全了整片大陆!

这样看来雨伞还是一个很有用的发明。这真是一段有意义的思考。

— Jul 12, 2015